支座可承受的水平力:gd 固定支座各向、dx 单向活动支座的限位方向向,为支座设计竖向承载力的 10%。多向活动(dx)支座各向、dx 单向活动支座活动方向的设计水平力为支座竖向设计承载力的 5%。
支座设计位移:sx 双向活动支座和 dx 单向活动支座的顺结构方向的主位移量设计位移为±100mm 和±150mm,sx 双向活动支座的横向位移量为±40mm,dx 单向活动支座横向位移限值为±3mm。当所需位移量不同时,可进行特殊设计;
活动支座设计摩擦系数:常温(-25℃~60℃)低温(-40℃~-25℃)μ≤0.03 μ≤0.05
温度适用范围:-40℃~+60℃
支座使用环境:支座根据使用环境可分为普通型(适用于一般---环境)和耐蚀型(适用于海洋---环境及重度污染---环境),耐蚀型支座需在型号 lqz 后加注(ns)以做标识。
连接性质的划分应由下列三项指标来表征:抗弯刚度,转动刚度,延性(转动能力)。 &&& 抗弯承载力是连接强度的主要项目,此外还有抗剪强度。刚性连接从理论上来说,承受弯矩和剪力的能力应该不低于梁的承载能力,亦即不低于梁的塑性铰弯矩和腹板全塑性剪力。震区的框架应该要求更高,体现“强连接-弱构件”的原则。对于柔性连接则只要求其抗剪能力。半刚性连接介于刚性和柔性连接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抗弯能力。
&& 连接的转动刚度由弯矩-转角曲线的斜率来体现,它不是常量,转动刚度对框架变形和承载力都有影响。对变形的影响需要结合正常使用---状态进行分析。为此,钢连廊固定铰支座,应考察连接的初始刚度或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割线刚度。刚性连接的刚度,管桁架固定铰支座,理论上需要达到大,但实际上只要达到一定的限值就可以看作是刚性连接,问题在于如何从数量上做出界定。
&&& 转动能力属于延性指标,塑性设计的框架要求塑性铰部位有一定转动能力,固定铰支座,以便后续的内力重分布能够出现。
某高层大跨度双塔连体建筑,由两栋塔楼和一个连廊组成。由于连廊跨度达到53m,如果连廊与塔楼之间采用常规刚性连接方案,静载作用下连廊会有一个较大的剪力传递给塔楼,使塔楼在竖向静载作用下就产生较大的剪力,导致原设计中塔楼内墙体多、墙厚大,钢构连桥固定铰支座,抗侧刚度过大,结构基本周期小于场地特征周期,抗震性能不理想。为此,对原设计进行优化,采用控制施工过程中连廊支承方式的方法来解决分配给塔楼的作用过大的问题,即在施工阶段将连廊钢结构两端支座处理成滑动支座,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再将连廊钢结构支座处理成刚接支座,从而减少静载作用下分配给塔楼的内力。在此基础上,优化左右塔楼的墙体布置,并按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结构的内力分布规律。方案调整前后对比分析表明,采用控制钢桁架支座连接形式的方法有效地---了结构的受力状态,在提高了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结构成本,相关设计思路可为大跨度连体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文链接:https://tztz182348a2.zhaoshang100.com/zhaoshang/265968064.html
关键词: